凡是好學者都有好奇心。
他們會問:「為什麼?」
好的學習者有一種能力,可以在別人只看見一棵樹或一粒砂時,就已識別出它的類型和箇中隱喻。
此所以我們能看出資料、資訊、知識和智慧四者的差別。
得到諾貝爾獎的美國生物化學家森特-哲爾吉說:「做研究,要能見人所見,卻想人所未想。」眼見為信,但是相信也是一種看見。

資料,是未經消化的資訊和觀察,例如倫敦每日平均降雨量、一九六六年阿肯色州生產雞隻數目等等。資料是片面的、靜態的、老舊的。或者像我一位朋友即有深度的形容:未經處理的事實,是一個未發展完整的地方,所形成的不完整的觀點。

資訊,則是把資料加以整理和組織以後的成物。資訊讓我們得以把事物分類,以共通性質形成族群:兩隻腳的動物,等價的化學物、相同馬力的汽車等。把事物歸類的好處是讓我們可以有效利用這些資料。這是關聯式學習的開始。

知識,是有系統的資訊,以紮實的研究與經驗為基礎,網羅了過去所累積的資料與資訊,並從中產生連結。有之事的人可以自由運用很多理性的選擇,讓他在結合了資訊、尋得了最大可能性之後,再做出決定。有之事的人視野更廣大,而且不但瞭解資料與資訊之間的關連,也瞭解兩者之間的分別所在。

智慧,則是一種隱微的現象。智慧好比一種認知活動的煉金術,把本質上完全不同的資料、資訊與從黑洞中逸出的知識混合起來。有智慧不單是懂得分辨對錯,而且是有能力在即使遇到無法全盤掌握的問題是,也利用常識予以解決。智慧超越學科的分野,他可能與正式教育或是經驗完全無關-它只不過是一種可以自動為智商增加二十分的普通常識。智慧跟水蒸氣一樣,很難掌握,但是一旦出現了,你就會知道。

二十世紀一位偉大的加拿大醫師奧斯勒寫道:「不靠書本的引導而去研究疾病,好比在沒有經過測繪經緯度的大海上航行,而沒有病人卻去研究書本,那是根本還沒有出海。」智慧若要發揮效果,需要加以研究和應用,兼顧理論與實際。

智慧是教不來的,我們只能透過自己的學習和經驗去發現他,別人無法代勞,而且常要自行面對極大的代價。在飄這本書裡,男主角白瑞德對女主角郝思嘉說:「太棒了!現在你開始自己思考,而不再是讓別為你著想。這是智慧的開始。」

。。。

真正的領袖是名不虛傳的。他們能夠抽絲剝繭,解析複雜問題,然後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他們打從心底知道,解決方案免不了會製造新的問題。他們傳達出一種對自己人馬的放心與信任,而且毫不猶豫就充分授權。他們知道問題所在。而一旦事情惡化,他們也絕不為自己找牽強的藉口。

一個領導者絕不只是因為頭銜、地位或勢力就成為領袖。真正的領袖好像都知道,領導能力來自於掌握住四項互相關連的元素:認識自己、發展人際關係、掌握事物的脈絡以及拿捏時機。

矛盾型的領導者,既隨性又積極,既好玩又嚴肅,一方面漫不經心,卻又集中焦點。

【人生的九個學分】應該留下什麼給世界
Legacy, the giving of life's greatest treasures

Barrie Sanford Creiff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i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