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的方式到底要精讀還是要大量閱讀呢?
我覺得都需要
李家同強調,正確學習國文的方式應是「大量閱讀」,不必咬文嚼字,特別是多閱讀小說、報紙。經典小說不僅有文學價值,還可充實許多知識,例如《基督山恩仇記》中就提到股票市場;報紙則可學習論述的技巧,特別是社論和讀者投書。
這是這兩天新聞裡的一段
如果你沒學過精讀,就不懂怎麼去解讀
不過很費力氣
所以我才說我討厭唸書
既然我討厭念教科書,就知道我不是那種精讀的人
雖然效率一定比較高
不過本人沒這麼功利,只重視喜歡或不喜歡
不喜歡的再好我也不想做
這時候就只好靠大量閱讀了
我認為不用讀下去啦~但是累積久了一定有用
但是要花很多很多時間就是了
所以我都採用這種方式去獲得一些知識或常識
當然有時後就是純粹看一個故事
但是誰知道故事到底在十年二十年後有沒有用
就好像你聞到杏仁味,要小心是不是被下了氰酸鉀的毒
這是推理小說告訴我的
換做教科書只有一行,如果你精讀只要幾分鐘就記起來了
如果你看小說或許要看很多本才記得起來有這回事
不過就失去一些解悶的樂趣
反正怎麼讀都比不讀好就是囉!
當然你也可以不讀,如果你是天才或是不需要的人的話!
但是這篇討論的是閱讀呀!所以上述的不在這個討論範圍裡
至於社論
小時候聯考作文,老師們一定會叫小朋友天天看社論學作文
因為社論顧名思義就是論說文
透過多讀社論學習有個主題再來討論的作文方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