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變成白紙黑字
人事物幻化成煙塵
最後留下的 還剩下什麼
是被永埋黃土 還是被供奉為古蹟
如果只剩下一張面容
你願選擇莊嚴待人或是笑容以對
即便斑駁 卻是永恆的見證
微笑彩陶展將帶你走入歷史
如果你還沒去看的話,請趕快抽空去參觀,因為只到九月
我是在28號下午去看的,三點時有團體導覽
歷史博物館的簡介如下:
漢景帝劉啟,和其父文帝劉恆在位的時期,被稱為「文景之治」。在中國史上為人所稱道的治世中,「文景之治」所達到的成就,是十分驚人的。漢代新承秦末大亂的破壞,但經過文、景二帝的努力,景象煥然一新,整個國家呈現一種富足而和平的景象。 由於之後的武帝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思想,成為日後政府的施政鐵則。因此,以黃老學說為政治思想骨幹的文景之治,更顯得獨特。這時期的政府施政,盡量避免政策上的大幅更動,減少對平民生活的干涉,而以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作為施政的準則。 景帝陽陵的的墓葬俑群,也反映了這種社會氣氛的轉折,其特徵就是人民生活的富足,以及精神上的舒緩解放。和照真人比例塑造的始皇陵兵馬俑相比,景帝陵墓的陪葬俑尺寸,雖縮到了原先的三分之一,氣勢乍看下不是那麼堂皇。但相較秦俑剛硬的線條和肅殺的軍陣之氣,漢俑的線條明顯的柔和,表情多為溫和的微笑,兼有怒哀樂等特殊的情緒,動作也趨於輕鬆多元,包括行進間的動態在內。 此外漢俑的題材也更加的多樣性,人俑部份,就出現了秦俑未曾見過的女俑與宦官俑。如犬馬豬雞牛羊等家畜俑,不但製作精良,造型深富古樸的趣味,數量更是空前龐大。此外還有大量的陶倉、瓦當等建物的模型或構件。以上這些,都成為當時漢代生產技術進步,以及人民生活自在富足景象,最具代表性的寫照。 為讓觀眾有機會目睹漢代文物的溫文蘊藉之美,開拓歷史的新視野,國立歷史博物館此次與聯合報與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漢陽陵博物館合作,引進精選的漢陽陵出土文物兩百餘組件,於本館展出,以饗大眾。
下面換我說故事囉!哈~
基本上照片裡面的大娃娃也是這次展覽的重點
當然上面兩個是女生,最下面是男生
我還喜歡一個跳舞的陶俑,不過戶外海報應該沒有?
其中最上方是這次展覽裡最貴的古蹟
你可以360度的觀賞他,可以看到他掩面微笑,可以看到他背後的髮髻
赤壁中小喬的衣服就是仿他的,有印象嗎?!
其實他們那時候的髮髻對現在來說其實應該還算是很流行的
就這樣整束在下方綁起打結,留下一小撮髮絲露於外
那張的女生是把手握搭在袖子裡面,看不到的
至於第二張的女生你可以看到他穿了很多層不同的顏色
當時還已經出現紫色,算是在現在很被西方所讚賞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其實在以前藝術上能被運用的顏色其實不多
現在的多彩其實是經過很多不同階段所演化出來的
有些陶俑是女生,但是他們也是士兵
但是一般當兵的女生胸部也比較平
那麼要怎麼區分就看他們的頭髮還有臉上的臉頰肉比較高
秦俑和漢俑有很大的差別
不過都是皇室做來陪葬的
不過前者嚴肅,後者微笑,呈現出不同時代的現狀
秦俑是秦始皇時代的,自然需要表現出他想要的懾人與雄偉
漢景帝是崇尚黃老的無為,因此連陶俑都做得比較小
只有三分之一,而且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微笑表情,比較溫柔
前者是塑衣式的,就是在做陶俑時,就把衣服給刻好
後面試著衣式的,就是另外幫陶俑穿衣服
所以兩者有很大的差別
就是在出土的時候,前者還能保有所有的面貌
後者就變成中國最早的裸體藝術
所以你可以看出他們的生理結構,所以除了男人、女人還出現了第三性
因為只剩下驅幹,那些手、尾巴、衣服等等實屬於有機物質
因此在歷年來的環境風化下,不是碎裂成驅幹上的髒物質
就是已被微生物分解乾淨而消失回歸於大自然之中
其實這次展出的陶俑不夠多,不夠壯觀
除了仿製品大軍排列外(入門腳下的玻璃內,及中間展廳左手邊的動物)
其他真品大約只能看個學習
會這樣說是因為去看他們的介紹短片
在西安出土的地方,大陸在現地直接搭起了大型展覽館
有很多陶俑就在觀賞路線的腳下,當然主要是以玻璃隔離
一方面隔絕上方的空氣進入避免風化的進行
一方面也讓觀賞者有直接接觸欣賞的實在感,看下方圖中那些陶俑其實就攤在泥土上
在影片中他們也是這樣出土後直接呈現在玻璃下方
有朝一日有機會,其實現地觀賞或許可見到更壯觀的文物
在不同的展品中,其實可以看見在兩千年前中國人的厲害之處
小小的一個鎖頭,可以刻上一個蛇頭,真是細緻
當年的銅鏡比現在還精緻,當然精緻面屬於鏡子的背方
前面平坦面自然也因與氧作用,產生了銅綠
如果真要照鏡子,想必得花上好多時間來拋光
當時的封印,其實現在還要前方擺個放大鏡
而人們在那時早已研發出可以上方蒸包子,下方煮飯這種雙層的烹煮設計
在建築上也有很多不同的設計與花樣....
那些就留待你們去觀賞的時候慢慢一一欣賞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