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每本書都完成一半
(因為不夠消耗一天的量我就換一本新的帶出門)
然後你又要把所有的書都收圓也是挺滿足的一件事
就好像好想擺一大堆東西然後大快朵頤
不過現在好像沒有那個命,隨便吃就飽了!
這兩天看了搞怪少年盧基、巴爾的摩藍調、在你的名字裡失序
另外就是把大師給看完了
最後的選擇權實在是太難了,那一堆專有名詞看不懂啦
大概跟我同學在看這書的前面一堆物理名詞看不懂一樣吧
不過裡面提到所羅門兄弟跟高盛的作風差異
在高盛,你的敵人是其他投資銀行
在所羅門兄弟,你的敵人是與你競爭的同事
如他跟克拉夫基討論他到所羅門兄弟的工作機會時
當後者問他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問時,
他卻感受到一股不祥的預感
「我聽說所羅門兄弟的人比高盛凶悍、強勢許多,」我如此說道:「這是真的嗎?」
「不完全是這樣。」他這樣對我說道:「我想,所羅門兄弟有點像鯊魚。你也知道,鯊魚必須不停游來游去,隨時都要移動,否則就會喪命。所羅門兄弟有點像這樣。」
雖然他最後被所羅門給開除了
作者是這樣說的
最終,時情的結局並沒有那麼糟。
我喜歡把事情想像成,一切在冥冥中早有安排
如果當初沒有離開財務策略小組跳槽到所羅門兄弟,
如果不曾經歷自覺能力不足的羞辱感
後來我絕對不可能重新回到高盛
接下一個如此符合自己專業技能與個性的職務
我喜歡他看這件事的態度
如果沒有折難,又何來的喜悅
高盛在作者的心中是
風格稍微有點太溫文儒雅和體貼周到,
也更能容忍知識的多元性
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與任何人會談--在高盛不必太拘禮
如果對某件事很在行,你就可以顯得與眾不同
這種公司大家都想進吧!呵呵
但是其實進了什麼公司在一開始一定都沒譜
只有進了以後才有真確的感受
有人說什麼樣的環境會產生什麼樣的人,因為人要生存
問題是有時候有些環境是自己想要進去的
即使你在一開始就知道他的評價如此之差,你卻會為了他其他的條件選擇進入
作者進入所羅門的薪資是他在高盛的兩倍
此外,在當時,他在高盛以經做的有點無味了
>這本具影響力的書,集結了薛丁格對生物的理化基礎的講課內容
「我的身體是一項根據大自然的法則而運做的單純機制。」
薛丁格如此寫道:「然而,根據無庸置疑的直接證據顯示,我知道自己正在指揮的後果,並負起所有責任」薛丁格如此推斷,「我-這裡指的是最廣義的我,也就是每一個曾經說過或感覺到『我』的人-是能夠根據大自然的法則控制『原子運動』的人」,唯有如此,薛丁格才能兼顧上述兩種明顯衝突的經濟法則--薛丁格堅信大自然必須臣服於人類提出的理論之下,也同樣堅信任何企圖提出理論的行為背後一定存有的自由意志。
薛丁格的想法師承自許多早期的德國哲學家;這些思想家認為,所有在談話中以我一字談論自己的人,事實上所指的並不是個別獨立的我,而是相同的廣義的我--也就是上帝或大自然
然而,財務價值的決定者,正是這些不可預測的我--如你我之輩
布雷克曾對財務理論寫下一段評論:
最終,一項理論之所以被人接受,並不是因為他經過傳統的實證測試,而是研究人員彼此相互說服,相信這項理論正確無誤且意義重大。
薛丁格是一代大師喔!不過當然是作者引述他的話來進行他的話的衍伸
就好像他後來的模型也是將最有名的布雷克-休斯模型加以修正
加入了波動率微笑之謎的修正
不過這個模式沒有被很多人使用
因為他有提到交易員比較僵化,所以模式能用就用,儘管有錯也沒差
我朋友說要能被用有幾個條件
1. 可以弄在系統裡
2. 耗費的時間資源不能太多
3. 明顯的比舊的有效率許多 .. 價格發現的效率
如果一個傻瓜堅持愚行,他會變成智者---文學家布雷克
這只是要說堅持到底的道理吧!
留言列表